八月还是干了很多事的,但都是繁琐人类生活里一些不得不做的事,并无多少意趣可言,决定摘录一点毛象嘟嘟凑数。
房产投资小笑话
今天听到的最好笑的一句话:王大爷已经活了八十岁了,他是没死过,但你觉得他会长生不老吗?
这句话是我昨天听 YouTube 一个GTA地产视频听到的,一个经纪说他劝他的客户按照自己的承受能力买,不要杠杆加太满以防市场recession 时承受不了。
但他的客户不肯听,说自己开始投资加拿大房产后没有过长期下跌(有短暂的,但很快就回来了),不可能长期跌的。
这个经纪说他找不到历史记录来劝客户(因为加拿大过去几十年每次房产价格被打压都迅速回来了)(但是这次的下跌确实持续两年了),只能跟客户说:王大爷今年八十岁了,他是没死过,但你觉得他会长生不老吗?
2018年我到加拿大的时候,正好是2017年政府出台压力测试后房价短暂回落的时间,当时就有同事跟我讲,一些华人投资客一口气买好几个楼花,准备价格涨了就(在交接之前)卖掉,相当于获得5倍左右杠杆的利润,投资几万块几年就赚几十万,结果因为压力测试,买家贷款额度受限,市场上没有那么多能接 assignment sale 的人,这些人的楼花就砸在自己手里,损失惨重。(不止是损失定金,还可能被建商起诉)
因为是2017-2018年发生的事,我想当然以为大家吃过这个亏,应该会量力而为,不再会有人一口气买五六七八个楼花这种事,没想到2024年就再听到同类鬼故事,不过这次稍稍变了一点,就是以前一口气买很多的是打算交接前就卖,现在一口气买很多的是打算持有(但办不下来贷款)。
果然大部分人是不怎么从历史(哪怕是十年内的历史)吸取教训。
和有毒人群的斗争
我也不想总叨叨什么原生家庭抗争的问题,但隔三岔五总会看到一些朋友们的吐槽,关键是吐完槽大家就没有行动了,继续等待父母下一次杀伤性攻击再来吐槽。
比如我一直不理解那么多人吐槽回家过年父母的恐怖,但就很少有人实施“不回家过年”这个事,每次我一提朋友们就说不回的话父母哭闹很恐怖——那当然了,你开始反抗了能不镇压吗?多了他们就会习惯了……
我从读大学开始就不回家过年了,他们从一哭二闹三上吊到后来根本不问我回不回去……
和父母的斗争绝对不是一个回合就能搞定的。
你刚开始反抗时他们的镇压最剧烈,因为他们知道开了这个口子你以后就学会了。
我知道的大部分人反抗就会在这一回合落败,然后父母就学会了,你以后只要有苗头,就用第一次治你的办法治你。
实际上你只要坚持扛几次,他们也就认命了。
(此方法不适合父母变态到宁愿杀死你也不愿意放弃控制权的类型,碰到此类父母逃命为上。)
不止是父母,和其他各种毒人的相处里都是这样。你刚开始反抗时对方反应最为激烈,因为能在这一步镇压你的话,大部分人以后就不会再反抗了……
谈判的空间
我觉得我们老中教育里特别有害的一点是,从来不教在不平等状态时的 negotiation,只教你跪着或者我跪着,使很多人养成一种习惯,就觉得只要自己不是绝对有把握或完全不需要对方了,就不敢提条件……也是一种好像只存在0和100的状态,不存在我40你60……
实际上现代社会哪有多少0和100,多的是80/20,70/30,哪怕自己只有10的砝码,也能提10的条件的……空间都是这么争取出来的。
如果抱着“我还没有足够的立足之地所以不能议价”的思路,任何平等的地方都会逐渐变成奴役之地。
受害者和施暴者的双重角色
根据我不算多但也不少的样本观察,许多人(男女不限)摆脱父亲的精神控制较为容易,但摆脱母亲的精神控制则很难。
因为在中国较为普遍的家庭模式里,母亲既和自己一样是受害者,又经常能无缝切换成加害者,且因为她们更加丰富的受害者经验,使得她们学会了一种生存本能,知道能如何更好地控制受害者(即子女)。这种“知道”未必是故意,完全已经流淌在血液里成为生存技巧了。
子女因为这种同情心和共情心理,往往觉得母亲也是受害者,甚至因为担心自己的反抗让母亲更加受害,而选择妥协,很难意识到她们扮演的帮凶角色。
到底谁离不开谁
过年有好几个朋友吐槽,说她们(久已不提)(她们自以为已经放弃)的妈又开始惯性催婚催生。
我的总结就是,你们这些妈,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和这样的母亲成为绝配的是“那我可不能不管我妈呀”的女儿们。
每当我提出一些略有可行性的反抗措施,即让你们的母亲意识到如果继续做这样的施暴者,你有可能真的不管她的时候,大家就慌了,“我总不能不管我妈呀”,我也没教你们不管你妈,但是你连这样的威胁措施觉得想一想都是触犯天条的话——看起来不是你妈需要你,是你需要你妈……
不要博取垃圾的认同
从小到大总有些亲戚教我这样那样(比如小时候家长怕同学知道我家里很穷看不起我、怕我申请贫困补助伤害自尊心,一边反复提醒我家里很穷,一边她们自己在那里别扭生怕别人知道我们穷),我都很纳闷,如果一个人因为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看不起我,那不正说明这个人是傻叉吗?这个人是傻叉,我为什么要和这个人来往呢?这不是快速垃圾分类的好办法吗?一个人还没认真认识我就开始看不起我,那肯定不是我的问题啊!(不过这只能快速筛选暴露比较明显的垃圾,不代表能筛选所有垃圾哈,要严谨)
后来也有很多很多类似的情形,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不懂,今天早上问朋友这个问题的时候,她反问说“那你就不怕筛选完了没有剩下的吗?”
我:怕什么?都是垃圾我就要接受垃圾吗?我为什么要努力获得垃圾的认同?
但是看起来真的有那么那么那么多人努力博取垃圾们的认同!这不是努力把世界变成垃圾堆吗!
我也知道现实不是真空我们也不是真空中的球形鸡,比如偶尔你就是缺一份工作而负责能不能给你这份工作的人就是个大垃圾,你也要装作不知道ta是个大垃圾的样子,甚至不得不说两句漂亮话。
但是,说完漂亮话,你心里,还是得,知道,这是个,大垃圾啊!“心里知道对方是垃圾不得不讨好一下”,和“说服自己相信对方不是个垃圾所以讨好对方没错”、或者“满地都是垃圾所以垃圾不是垃圾”之间,也有一个银河的距离!
Last modified on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