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学校时如何利用LinkedIn获取有效信息
这篇文章最早发在豆瓣的women指西组,但该组转为私密组后很多没进组的人就看不到了。今天有姑娘私信跟我说之前看我在组里发的文章帮到她很多,希望我不要删帖——干脆找时间把之前写过的感觉还有用的帖子搬运到博客上,方便以后回答别人问题时甩链接。
从申请学校的角度,第一个信息获取渠道自然是学校的官网。学校官网里一般把admission requirement,学费和生活成本,申请时间线,学生基础信息等等都列得清清楚楚。根据这些信息搜集,缩小了目标范围后,另一个有效的工具就是LinkedIn。
两个德国演员
Wikipedia上这短短的一段话,仿佛浓缩了的一段史诗。
Mastodon媒体库迁移:从Scaleway到AWS S3
本次将Mastodon的媒体库从Scaleway的云存储迁移到AWS的S3的记录;最后也简述了在安装Mastodon后直接使用AWS的S3的方法。
免责声明:
1. 本文不是一个step by step的指导,可能有疏漏,对可能造成的损失概不负责;建议使用前反复阅读文中提到的其他指南文章和文档(写得比本文详尽且负责),在了解原理后再行操作。
2. 本文的重点在于其他迁移指南里没有提到的AWS S3的使用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参与了一期播客讨论不婚不育这件事
起因是穿堂风老师在豆瓣征集这个话题的嘉宾,且希望是决定已经做了比较多年,不太可能会反悔(直白一点说就是再过几年就绝经啦)的人。
我去参加这期节目的动机是,这些年来断断续续有人问,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来来回回都是那些问题:你为什么不结婚,你是不是感情受过什么伤害,你怎么说服父母,你一个人过日子不怕孤独吗,你养老怎么办……极少数有恶意的就直接拉黑了,大多数是好奇,又或者希望从你这里得到一点对抗的经验,但每次都要论述一遍也很烦。想过单独写篇博客说这个事,这样有人问就塞链接,但我又懒得很。
感谢穿堂风老师整理了这么齐全的问题,一次讲完,以后再有人问,就可以塞链接了^_^
拿破仑和约瑟芬
他之所以在后来的岁月里强调他对约瑟芬的爱,一定意义上是因为,和约瑟芬离婚反映了他not strong enough,和需要继承人相比,他还需要和其他国家的联盟(所以他考虑和俄国或奥地利联姻)。尽管约瑟芬也在他的政治崛起中起了一些帮助作用,但和约瑟芬结婚时他并没有想那么多,约瑟芬是他“自主选择”的象征。对约瑟芬的所有慷慨都是他权力的体现,约瑟芬的家族的崛起就是他的崛起(约瑟芬的一对儿女都比较优秀也是因素之一)。
第三帝国的兴亡 by William L. Shirer
这套书看完有快一个月了,恰好这个月各种事繁杂无序,拖到现在才能把总结写一下。但在血淋淋的历史面前,又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感觉第三帝国仿佛一个经典历史剧本,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地点,反复翻拍。如果抽离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整个世界的苦难的话,甚至可以当做一个荒诞笑话合集来看。
二战时受害最惨烈的几个地方,如今依旧深陷极左or极右的泥潭。如果说人类从二战中汲取了什么教训,那就是——希特勒那一套民粹煽动还挺tm管用的呢。二战以极其酷烈的方式震慑住了大国们,让大家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稍微谨慎了一些,不敢轻易开启战端——但这个震慑眼看着似乎也快到期了。
多伦多半日游之Little Italy
本周六我又双叒叕出来逛大街了。考虑到前几次走两个地方后都累成傻逼,今天只选择了一个目的地:Little Italy。
小意大利的形状是一个略趋近于正方形的长方形,最北是Harbord Street,最南是Dundas Street,西边到Ossington Avenue,东边到Bathurst Street。它在Dundas Street这里有一段和小葡萄牙(Little Portugal)是相邻的。
这个街区的中心是中间东西走向的College Street,沿街有许多意大利餐厅和酒吧。在这里居住的意大利裔,他们的祖上大多是一战期间从欧洲移居到加拿大的(小葡萄牙和小希腊的基本也是这么个情况)。
多伦多半日游之Queen West和Little Portugal
最近比较密集地暴走多伦多各街区,主要是因为在杭州住了10年,但连西湖都没逛过几次,也很少进城,基本蜗居三墩镇,以至于要离开时才发现好多地方都没去玩过。
所以……尽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浪到下一个城市,还是趁着最近天气好到处多逛逛。
本周敲定的目的地是Queen Street West和Little Portugal。Queen West主要以时尚艺术出名,Little Portugal看名字就知道是过去的葡萄牙移民聚居区。今天其实没有把Queen West走到底,而是在接近Little Portugal的地方就往北拐,贯穿Little Portugal一直逛到Dundas West上。
多伦多半日游之Degrassi St和Greektown
想要去这条街看看的起源是这样的,在Mastodon的时间线上看到有人发一个视频片段,内容是高中生的修罗场。男生Declan想追回前女友Holli J,但Holli J此时已有另外的男友。Declan的妹妹和Holli J是好朋友,于是装酗酒让Holli J送自己回家,为哥哥争取一个旧情复燃的机会。Holli J一时难以决断如此复杂的感情关系,但在她明确say no后Declan仍执意吻她,Holli J因为对Declan仍有感情,于是在Declan的坚持下二人发生了关系。
这个片段让无数Declan和Holli J的cp粉对Declan脱粉,认为他的行为是rape。我考虑了一下这段视频放微博上会得到什么样的评论……Youtube继续给我推荐了电视剧全片,名叫Degrassi,是加拿大电视剧史上拍摄时间最长的电视剧,从1979年拍到2017年,讲述多伦多市Degrassi街附近青少年的校园生活。其中Degrassi High和Degrassi: The Next Generation同时在加拿大和美国播出,整个系列因为其对青少年生活的描述而广受赞誉。
我在YouTube上看了一季,还挺好看的,感觉主创们的出发点可能是搞价值观普及教育,因为这些高中生们谈恋爱比欧美日韩国产剧里的成年人们还要拎得清。
集中补习伊坂幸太郎
本月集中性补习了伊坂幸太郎,上一次集中看伊坂幸太郎是2014-2015,数数这几年间又出版了不少新书,就重新开始补习,顺便略温习了几本。怎么讲,有一种微妙又怅然若失的感觉,知道伊坂幸太郎在这些年里做过很多尝试,政治隐喻也好,反乌托邦也好,所有的故事到最后他又坚持用一种中二/热血/搞笑的方式解决问题。换个角度想,是不是作者本人也悲观地觉得,很多问题解决不了。